2020年义乌地区化妆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应对
2020年义乌地区累计收到出口化妆品通报6个,给相关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一定程度上也给“中国制造”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在对企业和行业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通报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企业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国外化妆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建议。
一、2020年义乌地区化妆品国外通报简述
2020年义乌地区化妆品国外通报均来自欧盟和美国,其中西班牙1个,捷克2个,美国1个。通报的产品类型为彩妆和香水,其中睫毛膏4个,香水2个,分属4家企业。通报中的化妆品均被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欧盟实施撤市、召回措施,美国FDA实施扣留措施。
具体通报简况如下:
(一)某企业出口至美国的睫毛膏1批,通报原因为产品疑似含有未经允许的不明黄色和红色色素。
(二)某企业出口至西班牙的睫毛膏1批,通报原因为产品好氧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超标。
(三)某企业出口至西班牙的睫毛膏2批,通报原因为产品好氧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超标。
(四)某企业出口至捷克的香水2批,通报原因为检出过敏愿物质浓度超过0.001%但未在成分列表中标注。
二、国外化妆品通报原因分析
在技术研究和法规标准使用上,欧盟和美国往往处于领跑地位,从而对技术标准落后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名义上保护本国或地区人民身体健康、环境等为借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而达到限制他国出口,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目的。许多企业在没有完全掌握进口国标准法规情况下,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在欧盟市场和美国遭遇出口滑铁卢。
在2020年义乌地区化妆品国外通报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色素和过敏原物质,但是从国内遭欧盟通报案例中重金属也是通报中的常客。下面对通报原因一并进行分析:
(一)出口企业对国外化妆品技术法规标准掌握不够
大多出口企业对化妆品的国家标准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相对熟悉一些,而对进口国的化妆品技术法规标准的掌握存在薄弱环节,不清楚化妆品标准国别差异,这是导致被通报的直接原因。企业往往只简单地按照采购商的要求进行生产,而未按照进口国标准进行生产及质量审核和合规性审查。
(二)贸易摩擦也是国外通报增加的一个重要诱因
近两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特别是中美贸易战,导致了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监管加强,对中国产品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比如色素问题,对方只是指出不明色素,往往也给企业造成了问题排查的难度。另外,常常出现“疑似”这样表述,或因标签、标注不合格遭通报的情况。
(三)通报中的质量问题涉及多种因素很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报中常出现如重金属、色素、微生物和过敏原等质量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可能涉及到从原料、生产过程、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
1.化妆品中重金属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配方中的人为添加
合理添加重金属,一些特定的重金属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其中部分微量元素可被皮肤吸收利用,这种方式添加的重金属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不合理或者违规添加重金属,为了追求化妆品的某些特性和美容效果,会人为地在化妆品中不合理或者违规添加重金属。
二是原料中带入重金属
高岭土、滑石粉、氧化锌等化妆品原料常含有重金属元素,如氧化锌矿中经常带有铁、镉、铟、铊、锰、铜等。即使化妆品中原料来自天然环境,也会有重金属,比如萃取自植物的天然成分,因为重金属富集在植株内,在萃取植物精华时,不可避免的会有少量重金属残余在里面;另外还有色素,以最常与“铅”扯上关系的口红为例,它使用的色素既有有机染料,也有由矿物制造成的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等,而来自天然矿物的无机颜料正可能是携带重金属最多的成分。
三是生产工艺、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引入重金属
化妆品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催化剂、水等均可能引入一些重金属元素(如砷、铬);生产、灭菌、消毒流程中,空气中的粉尘也会将一些金属化合物带入化妆品中。砷、镉、铬三种对生命体危害大的重金属元素在化妆品中均无功效,它们即是由原料或生产过程带入到化妆品的。包装、运输环节出现问题,也会引入重金属杂质,并导致最终产品重金属超标。
2.色素问题一般由原料引入和追求效果的人工添加
着色剂对化妆品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是根据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方面进行判断,而色泽就是视觉方面的重要一环。着色剂主要用于美容化妆品,包括口红、唇彩、胭脂、眼线液、睫毛膏、眼影制品、眉笔、指甲油及粉末制品、染发制品等。其目的是使肌肤、头发和指甲着色,协助色彩的互衬性和协调性,使得形体的轮廓明朗及负责均匀,显示容颜优点,弥补容颜局部的缺陷,达到美容的目的。若过量或长期使用着色剂,可能造成各种累积性的伤害。除一些天然的或惰性的着色剂外,大部分合成着色剂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彩色美容化妆品实质上是有一些颜料的颗粒悬浮在无色或淡色透明油质基底所构成的。基体可以呈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状态,也可以是油和溶剂或油和水的体系。颜料的颗粒实质上是有颜色的透明小晶片。
化妆品的着色剂可分为染料和颜料两大类,染料能溶于所使用的介质的着色剂,根据其溶解性能分为水溶性染料和油溶性染料;颜料不溶于所使用的介质的着色剂。
化妆品着色剂首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符合产品销售国的法规,然后根据产品和着色剂的特性进行选择,理想的化妆品着色剂应满足下列条件:一是对皮肤无刺激性、无毒性和副作用;二是在制造加工过程的温度、时间、浓度和pH条件下,必须稳定,不与配方中其他组分反应,不与容器发生作用,不腐蚀容器;三是无不良气味,可溶于水或油,或产品基质;四是对光和热的稳定性较高;五是用量不高时,也具有鲜艳的色泽、高的覆盖能力;六是易制成高纯度的产品(不含铅、砷、其他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的杂质)、价廉,易于采购。
3.化妆品中的微生物
化妆品成分复杂,且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容易助长微生物的滋生。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多道工序,增加了滋生微生物的风险。原料、水、生产管道与设备的污染,或者是环境不达标,再或者是操作人员未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产生。
4.化妆品中常见过敏原物质的来源
化妆品中过敏源物质是多种原因引起,常见有下面三个方面来源:
一是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种高效的杀菌剂。化妆品从生产到用户使用,中间还有多个环节,在这段时间内会经历一些环境的变化。防腐剂可以保证化妆品在长时间内质量与成分不会发生变质,抑制微生物和细菌的繁殖生长。为了防止生产或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污染及微生物的滋生,化妆品中需要添加防腐剂,否则被微生物污染后会引起变色,变臭,或发生物理或化学降解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后果。防腐剂可分为甲醛;甲醛释放剂(FRPs)又包括夸特15,咪唑烷基脲、重氮烷基咪唑脲、DMDM乙内酰脲、溴硝醇;对苯类,MDGN/PE,MCI/MI,碘丙炔醛,硫柳汞等。此外,国内有时会把抗菌剂(IPBC),抗氧化剂等也归为防腐剂。防腐剂在防止化妆品中微生物滋长的同时,也极易引入过敏原物质。
二是香料。香料是化妆品几乎都需要添加的一类物质,用来赋予化妆品不同的气味。香料广泛存在于化妆品、调味剂、清洁剂、药物、食物以及多种生活用品中,可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光敏反应,接触性荨麻疹,色素沉着,哮喘等。
三是功能性原料。 有些化妆品为了达到祛痘美白等一些功能效用,需要添加功能性原料,这也是引入过敏源物质的一个因素。
三、企业应对国外化妆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需加强进口国技术法规标准的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产品出口上,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企业需多渠道加强对目的国或地区的技术法规标准的学习,充分掌握国内外技术法规标准的差异性,以及国外技术法规标准的更新。
(二)企业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加强质量控制能力
企业一般都会根据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日常生产中需要其实让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只有如此才能会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能力。比如微生物问题,往往是生产细节的把控问题,一般也相对容易解决。
(三)从源头控制重视原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检测和评价
重金属、色素等往往都是由原料引入,因此,对原料和半成品的检测亟待加强,从而避免最终产品的问题出现,减少经济损失。检测费用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这也是生产投入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企业在产品出口通关前自觉进行成品质量检测
在通关前,企业需自觉进行成品质量检测,不要存在“抽中”与“未抽中”的侥幸。自觉进行成品检测和全面质量安全风险评价,把好最后一道关,******程度杜绝通报或召回案件发生。
来源:义乌市化妆品行业外贸预警点(特约信息员张之亮) 时间:2020-11-26